本报讯(记者 贺坤)县残疾人联合会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为契机,着力打通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破解户籍、地域等限制,让外地景宁籍残疾人同等享受庇护服务。
5月20日上午,在云和县安溪乡“残疾人之家”,景宁籍残疾人李权正忙着制作木玩手工。李权因病偏瘫后,一直跟着母亲李月英在云和居住。但是,根据“残疾人之家”户籍地管理规定,以前,他是无法享受云和县的“残疾人之家”服务的。“以前也有几个景宁籍残疾人及家属来咨询,想入驻我们的‘残疾人之家’,但当时我们没有这个政策。”云和县安溪乡“残疾人之家”负责人刘林英说道。
面对残疾人就近享受庇护服务的迫切需求,今年以来,县残联通过积极的摸排走访,并主动对接云和残联,以云和安溪乡“残疾人之家”为试点,推动景宁籍符合条件且有庇护需求的残疾人,实现残疾人公共服务跨县域同质共享。“政策打通之后,一方面能让景宁籍残疾人在外地也能入驻‘残疾人之家’,另一方面希望也能让外地的残疾人在景宁享受政策和服务。”县残联主要负责人介绍。
除了发挥日间照料的作用,“残疾人之家”还为智力、精神以及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技能培训、康复等服务,让残疾人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截至5月20日,已有9名景宁籍残疾人成功入驻云和县安溪乡“残疾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