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鹏飞 贺坤)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畲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畲乡景宁发展新篇章”的殷切希望,全县上下牢记嘱托,聚焦山区县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农村“空心化”治理难题,创新推出“村事社办”集成服务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推动资源集约下沉、服务精准触达,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在畲乡景宁党群服务中心“村事社办”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大地乡村民办理业务。窗口前还张贴着明确的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办结时限等。
“我现在基本住在县城,很少回乡里,以前办事情,从家里出发到车站,再坐班车前往村里,有时候一天都办不完一件事,现在有这个窗口,非常方便,像今天我来给家里的孩子办理升学证明,很快就办好了。”大地乡村民魏大妈说道。
据了解,以往大地乡村民从外地回家办事,除去转车时间,还需要多跑1个多小时的路程,偏远村甚至需要3个小时。如今,这个便民办事窗口已经可以办理代操作类、代办类、代收类等3大类45项高频事项,为村民提供了极大便利。“我这里是‘一件事’救助联办,主要是困难群众申请居多,有时候一天有五六十人。”大地乡“村事社办”工作人员张璟介绍。
当前,景宁统筹行政服务中心资源,引导4个偏远乡镇与县级党群服务中心,其余15个乡镇与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N个域外服务中心结对,打造“1+1+8+N”党群阵地共享矩阵。偏远乡镇村民还可以通过社区进行即办、代办、代跑。“帮村民带运东西是常有的事情,今天我回乡办事,还顺便把沿途毛垟乡群众的农产品带回县城进行售卖。”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
秋炉乡驻红星街道团结社区干部雷炜说道。
近年来,景宁大力推进街道与乡镇、社区与村党组织间开展党建联建,以“固定+集中+流动”的服务方式,结合“我为村社送服务”行动,为流动党员、下山群众完成代办代跑事项300余件。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办事跟人、服务集成’,针对近70%的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的现实,创新推出党建引领‘村事社办’城乡集成服务模式,用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干部人力资源等下沉到社区,实现办事‘干部多跑、群众少跑’。”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既是景宁践行“强城、兴村、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组织服务保障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重要抓手。
截至目前,景宁19个乡镇全部入驻城区各党群服务中心,帮助办理或解决各类问题近3000件,受益群众90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