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县文化产业成经济发展生力军

  本报讯(本报记者 徐丽雅)从《畲家谣》到《印象山哈》,再到如今的《畲娘》,我县根据现有基础,结合实际,围绕畲族服饰、畲族婚嫁和畲族歌舞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民族演艺、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自本月8日开始,畲族题材音乐剧《畲娘》剧组所有演职人员已经“转战”丽水大剧院,并于12日完成带妆彩排,13日、14日完成影像录制,15日进行汇报演出,并将作为浙江省民委、省文化厅确定的代表剧目参选明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竞赛。如果获奖,继大型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后,《畲娘》又将赴京再次登上全国舞台。

  浙江畲族歌舞团团长程智勇告诉记者,在县文化中心小剧场,《印象山哈》平时每周六晚上演出,社会反响热烈,一些外地游客口口相传,特地赶到景宁观看演出,“虽然累,但觉得很满足,真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畲族三月三、畲族山歌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以畲族非遗为素材创作的一部部畲族歌舞文艺精品在获奖后便不再演出,成为一次性文化消费。《千年山哈》在2012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表演金奖后,县文化部门在文化精品如何走向市场方面进行探索,专门成立了浙江畲族歌舞团,推出《印象山哈》,不仅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畲族文化完美呈现在世人面前,更在体制机制上为畲族非遗传承和畲族文化的推广与传播提供了有形化载体。据了解,《印象山哈》演出将近两年时间,已经吸引1.128万游客,带动相关产业收入近百万元,是我县将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发展的典型。

  县文广新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林松斌介绍说,《印象山哈》是目前丽水市唯一一部推上旅游市场的演出剧目,也是全国旅游市场上唯一一部畲族题材的剧目。“我们跟台州市场和温州市场开展了意向性合作,前景会越来越好,两个市场预计明年就可带来游客24000多人。”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林松斌信心满满:“今年11月底,畲族服饰秀就要跟观众见面了。明年,我们要把畲族服饰秀这部大剧也像《印象山哈》一样推向市场,相信定能吸引更多的人到景宁来游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万象
   第04版:副刊
我县召开“六边三化三美”工作第十一次点评会
我县文化产业成经济发展生力军
做好“美”字文章 努力打造独具畲乡特色的魅力小镇
图片新闻
全县省市考核指标分析会召开
我县以“微活动”构筑廉政防控网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