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月,邂逅了台儿庄

  □任惜春

  今年三月,有那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幸邂逅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台儿庄。

  提起台儿庄,自然会想起少时课本的历史事件“台儿庄大捷”。所以走进台儿庄,更多的还是带着一种探寻历史的心理。

  经过有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庄”镶匾的高大城门,就进了台儿庄。呈现眼前的台儿庄城池巍峨,流水杳然,恍如打开了一幅泼彩长卷。整个古城仿佛置于水上,桥路相通,一步一景,处处如画。可谓是:一城秀色半城水,两岸楼台满目春。

  古城宁静而美丽,通往南北的明渠,水流潺潺,缓慢而毫不迟疑,水之气息安详地漫上岸来,带着鲜嫩的味道,氤氲着整个古城。时值“最是一年春好处”,岸边的棵棵柳树茁壮而妖娆,拂风柳丝,嫩黄的叶芽儿缀成了一片鹅黄,装饰着渠道旁的空隙,与树下恣意吐蕊的明黄的迎春花相映成趣。春的气息扑头盖脸袭满古城,令人不得不陶醉在古城这方春的明媚里。

  古城亭楼错落,马头出墙。青灰的瓦当流淌着悠悠的时光,徽派的城墙映衬出尘世的喧嚣。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有南方建筑的俊秀。明清古商铺、古码头修旧如旧,古韵犹存。传说中的她有着“一河渔火,十里歌声,夜不罢市”的繁盛景象,如今的这里,依然有着民间的灯火,质朴的手艺,南北交融的风俗和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沿街店铺时有轻音乐如历史的余音般袅袅不绝,和着轻叩青石板的鞋跟声,恍然步入了古城的历史深处。

  那环城的碧水上,时有小舟款款而来,清丽的船妹子,满脸笑靥,摇着木橹,搅动一池碧水,那悠扬的鲁南小调,似莺歌燕语,婉转动听。

  不消说,古城台儿庄正如其介绍所说,是一座二战遗迹保存最多、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耀武扬威不屈之地”的历史名城;是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八大建筑风格融为一体,七十二座庙宇汇于一城,南北交融、东西合璧的文化名城;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码头、古驳岸等水工设施,被世界旅游专家称为“活着的运河”的运河古城;是中国唯一一座有着30华里水街水巷的古城。

  在古城里转转兜兜,半天也好,一连几天也好,皆如坠入梦境般沉醉其间,不思往返,其主要魅力来自于台儿庄深沉的历史文化。重建时在保护文化基因上也是下足了功夫,为了传承历史,回转光阴,搭建起一座心灵之桥,让台儿庄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人们眼中能够串联起来,让人们在审视过去的点点滴滴和品味往昔的风华烟云的同时,穿行时空,不知不觉间在思想深处烙下古城文化基因的序码,从本质上认识了作为历史名城、文化名城、运河名城的台儿庄。

  这不由让我想起我们家乡景宁正在建设的凤凰古镇,至今的她已初具规模,在往后的打造上还是要融入景宁独有的文化元素——古老的畲族传统文化在建筑上、装饰上的体现,让其绵延千年的文化精髓得以传承。这是根本,也是我们古镇别于它镇的魅力所在。

  翻开台儿庄的重建历史,还可以看到有那么一个人在起着关键作用。正是他,孜孜不倦地盘桓于古城的大街小巷,兢兢业业,不厌其烦地在坊间找寻古城的旧日模样。正是他,饱览了其优雅气质,挖掘出了那些最富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基因,复原了古城的本来面目,让昨日的台儿庄以更灿烂的颜容屹立于江北。作为游者,自然很关心此人的下落。据说后来的他似乎以消隐于闹市为结局。此结局不禁让人唏嘘,为政者当以水为师,只可惜他做到了以水为文章,却忘了以水为修行。

  遇见梦乡般的台儿庄是一次美好的邂逅,对其自远古而来又斑斓多彩的古城画面自是久久难以忘怀,谨以此小文纪念下曾在生命旅途中有着惊鸿一瞥的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副刊
探寻天边的那一抹红
三月,邂逅了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