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晓晓)随着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又到了制作黄粿的旺季。对于英川人来说,软糯的黄粿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舌尖上的悠长年味”。在英川镇,一些黄粿作坊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一大早,在英川镇英川村村民刘阿玲家的黄粿作坊里,晒匾上已经整齐摆放了许多制作好的黄粿。厨房里,刘阿玲和村民们正忙着蒸制黄粿,把头一晚碱水浸泡过的粳米装进木制大饭甑,再放入锅中开始蒸,等到米蒸熟后倒入机器中揉压,原本松散的米粒变得软糯劲道,成条的黄粿在出口源源不断地“钻”出,锋利的切刀匀速落下,一个个冒着热气的黄粿就新鲜出炉了。作坊一旁还聚集着不少等待购买的客人,一时间好生热闹。顾客潘雯燕说:“英川的黄粿在我们景宁是很有名的,刚好这家老板他是自己做的,每道工序我都看到了,买着也比较放心。”
刘阿玲告诉记者,每到临近过年,英川家家户户都会制作黄粿。而制作黄粿的做法也有讲究,碱灰的好坏、米的成熟度、存储方式这些都是制作黄粿的关键因素。黄粿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蒸、煎、炒、煮、烤样样都行,既可当菜又能当主食,无论怎么烹饪,它的味道从不会让人失望。
近几年,随着英川黄粿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发受到食客们的喜爱。“外地有很多朋友过来跟我们预定黄粿,预计今年黄粿能卖五六千斤。”刘阿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