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
富利达苦练内功实现“华丽转身”
  本报讯(本报记者 陈蓓 叶超)连日来,在我县城北110区块的富利达木制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内,所有流水线都在满负荷生产。与之相对的是,偌大的白胚车间内,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人在机器设备前忙碌。

  “原先的厂房条件比较差,采用手工喷漆,厂房内油漆味道重、粉尘大,进入厂房必须戴口罩。”工人潘昌成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要说车间的变化,他感受最深:“现在新厂房就不一样了,新的上漆生产线,木制品进入喷漆房后会产生静电,能够很好地自动吸附喷洒的油漆。”

  富利达成立于1998年,经过十余个年头的发展,公司规模一点点壮大,但总经理陈利平坦言,这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近年来,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企业发展。

  早在2009年,富利达就开始苦练内功,先后投入了100余万元用于产品开发、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并投入100多万元,严格按照木制玩具《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的要求,进行整改、提升,顺利成为我县唯一一家获准出口的木制玩具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该公司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一个零部件,大到油漆,小到价值几分钱的小塑料套,都与供货商签订质量保证书,按规定供货。在每批次订单批量生产前,都将样品发给供货商或代理商验货,合格之后再按标准生产。

  “我们走的基本是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环保、质量要求都非常高,但是我们也都能经受住层层质量检查。”陈利平介绍,就在当年,法国孩灵公司客商多次直接来到富利达公司考察,不仅签下了占公司50%产量的供货订单,还决定将新产品放在富利达开发。

  这两年,该公司又开始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停用位于金仙路的旧厂房,在110区块的新厂区内建起了全新的现代化厂房,还引进了全新的生产线。通过设备的改善,原来一个车间至少需要40个工人的作业,现在只要20到25个人就足够了,日产能还提高30%到40%。

  公司还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认知度上狠下“功夫”。“目前我们的订单排得非常满,市场上很多高档客户,国际上面的高端客户也想进入我们的工厂,成为他们的一个供应商。”陈利平自豪地说。

  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模式转变,富利达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轨道。如今,这片占地16亩,使用面积达到1.8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区,已经成为我县竹木制品行业的标杆,油漆的利用率从原来的60%提升到90%,生产能力达到每年7000多万元,产品远销欧美等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万象
   第04版:专题
富利达苦练内功实现“华丽转身”
推进民族总部经济园建设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青年人才交流联谊会成立
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试点三年 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召开
图片新闻
报头
畲乡报一版要闻01富利达苦练内功实现“华丽转身” 2014-05-08 2 2014年05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