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三严三实”意识 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三严三实”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具体要求,是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质量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是每一名党员干部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党员干部,如何增强“三严三实”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质量,谈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严以修身,树立正确的理想观,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彼得·巴菲特说:“经济上的繁荣一向起起伏伏,唯有人的价值观是最稳健的货币,它为我们赚得自尊,赢得心灵的安宁,带来最丰厚的回报。”对党员干部来讲,正确的理想观应该是:爱国、信党、为民、吃苦。

  爱国,就是要珍爱中华民族。从防治“非典”到抗震救灾,从香港、澳门回归到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从加入世贸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反复证明我们民族是有骨气的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每个公民都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我们共产党员更责无旁贷。信党,就是要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是每个党员理想观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为民,就是要全身心践行党的宗旨。《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吃苦,就是要树立苦乐观。《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铁人精神,南泥湾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奥运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困苦能造就人也能考验人,为了群众我们多苦点,多累点,是共产党员最大的幸福。

  二、严以律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老子曰:“挖井七仞而不及泉,废井也”。挖井七仞没有出水,是废井,而七点一仞出了水,甘泉涌流,就是好井。为民服务质量高低往往只差这么一点,而这一点常常就是党员干部是否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心装群众,是否严以律己、爱岗敬业之分。

  任何一个党员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因此,要珍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有自豪感、神圣感和使命感。只要严以律己,爱岗敬业,都会有所作为。切忌这山望着那山高,身在“曹营”心在“汉”,横攀竖比,计较得失,老想“跳槽”。人民卫士任长霞事迹感人至深,她在人民警察的光荣岗位上,始终严以律己、牢记宗旨,以自己执法为民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她用四十个春秋证明了人生真正的价值,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严以律己,什么叫做伟大出于平凡。人民爱戴任长霞是因为她严以律己,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是因为她对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爱岗敬业,踏实履行党的宗旨。

  三、严以用权,树立正确的廉洁观,提高为民服务质量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六章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做到“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原则,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必须用之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党员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清正廉洁,最经常的检验就是能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为政清廉是党的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当年斯诺访问延安,赞叹我们党的领袖廉洁奉公、勤俭朴素的作风,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今天,坚持清正廉洁,依然是领导干部必须守好的基本底线。现在,党员干部面临的最大考验不是“枪弹”而是“糖弹”,不是生与死,而是名与利。党员干部要算清廉政这本账,切实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

  党员干部既要看到反腐斗争已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复杂性,艰巨性,从而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特别要经常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检视自己,对照先进典型之镜反思自己,随时发现和清除思想上的灰尘和污渍,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增强“三严三实”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质量,是党的要求,人民的愿望,党员干部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福祉,清醒的认识到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必须先提高自已,增强“三严三实”意识,一切从群众出发,从而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

  (县委党校党支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理论
   第04版:副刊
弘扬“红船精神”走在“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前列
新发展理念:撬转干部教育培训的思想支点
增强“三严三实”意识 提高为民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