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着父母妻儿去福建转了一圈,除却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对茶也有了更新换代的、更深的认识。这得益于在武夷山偶遇的老乡陈武文大哥的教诲,也见识于福建无处不在的功夫茶文化——每天下榻的酒店房间里都摆着茶具;每次吃饭,饭店均会先泡上一壶茶;很多景区夜晚都设有茶桌供游人自己泡茶。
出门游玩都是累人的,虽然总是为老人着想,尽量安排充足的休息时间,但人总不免被捆绑在门票上——按门票的系列景点指示,希望自己不会错过那些也许特别的风景,虽然好像总有些风景是“凑数”的。
在南靖云水谣土楼景区的第二晚,上午用四个小时游玩了景区。中午休息好了,又跑去了田螺坑看“四菜一汤”土楼,悠闲地吃了晚饭,等着看完夜景才赶回来。回来时还挺早,于是特别想喝茶。前一天倒是和妻子在酒店的一个茶室里喝了茶,但那茶室有点挤,甚至唯一的一盆兰花都是烂根黄叶的。于是兴致慢慢消磨,如同被泡淡了的茶,便匆匆回了房间。房间里也摆有茶具可以泡茶,但都没有在户外喝茶来得舒服。于是,我便移步到院子里的石桌旁。
父母早早在房间里休息(父亲还在看书,他觉得看书就是最好的休息,而且每天都写游记);妻感冒,也没能陪我。于是我用烧烤为“利诱”,让儿子蒿陪我喝茶。
酒店提供的茶具是简便的,只有盖碗和小杯,很不符合我的喝茶习惯,但也只能入乡随俗。我向酒店老板多要了一套茶具,这样虽然没有茶漏,但至少可以将其中一个茶碗当公道杯。
儿子这几天似乎对喝茶也有了兴趣,在家我虽然也经常泡茶,但儿子很少喝!这几天可能是接触的茶事多了,儿子也像模像样的跟着我在不同的场合喝茶,但他今天的目的更多还是为了烧烤,在我“履行”完烧烤承诺后,他就回房间洗澡睡觉去了。
剩下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喝茶,院子是所有房客的院子,但没有游客出来喝茶,两张石桌一张木桌,就我一个人……院子里灯光很好,亮得看不到天上的星星(也许也可能根本没有星星),傍晚时分分明可见的一钩弯月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院子四周除了房子就是植物,植物虽然是园植品种,但随意放养着,没怎么打理,也很自然地勃然生长着,多了些野趣,这让我不由地再次同情茶室里失魂的兰花。
灯光明亮,我是喜欢的,因为我可以安静地看书!茶是陈大哥赠送的大红袍,都说相同的茶泡得人不一样,味道也会有差别。我虽然也经常在家泡茶,但很少泡大红袍,还有些手生,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要的只是这种安静的生活方式。我不必用心的泡茶,只需记得续水和差不多时间将盖碗中的茶水倒到“公道杯”中,甚至忘了续水或倒茶也无妨,毕竟喝茶更多是一种状态,而不是目的。
夜晚小院的四周很安静,酒店虽然就在云水谣旁,但房间却是在穿过两条小巷的后院中,远离了商业的喧嚣。四周除了虫鸣,偶尔还有不知哪个客房的小朋友的轻声嘻笑。这一切都不影响我沉寂于书本。
不知不觉到了十一点,一本关于虫子的杂记书本已然看完,而茶也喝了十多泡,汤色近于水。虽然意犹未尽,想到明早还要赶路去湄洲岛,只能悻悻收拾好石桌回到房间歇下。人生短暂又漫长,一个人的安静时光是美好的,期待下一次的独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