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行医路

  □何家卫

  1991年盛夏,我自丽水学院医学院毕业,怀揣学医初心,信心满满地回到家乡,不久,被分配至梧桐乡卫生院工作。报到的那天,丽日晴空,风光旖旎,我携带着两箱厚重的医书和一袋轻薄的衣被,搭乘汽车经一小时的车程颠簸到卫生院。这是我行医生涯的首个工作站,当地群众雅称“德恩楼”。

  据时任领导柳院长介绍,“德恩楼”是香港慈善人士沈炳麟先生捐建的一所乡级卫生院。该院坐落在村庄核心区块,交通十分便利,院前是县级公路,右侧方向途经包山铁矿山麓直通景宁县城,左侧经过鸬鹚电站后通往云和梯田。新院的乔迁入住,改善了旧院的诸多不便,也给村民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全院共有6名医务工作者。当时我被安排在内科门诊,主要从事西医内科工作。因平日有老中医坚守岗位,我很少涉及中医处方,只知晓春砂仁、夏枯草、秋桑叶和冬瓜子的中药功效,却未深研金荞麦、银柴胡、铜钱草和铁皮石斛等中药的具体用途。

  有一天,同科室的老中医病休了,我一人单独坐诊。不多时,一位村民带着其12岁的小男孩前来就诊,诉说小孩平时很挑食,不想吃米饭,要我开几帖中药给其服用。我如实地告诉这位村民,从小孩目前情况看,仅需购买二盒脾舒宁冲剂服用即可。然而,这位村民非要我开几味中药不可。此时我正想,本人是西医学专业毕业的,万一开错了中药处方怎么办?况且在校只学了《中医学概要》一门课程,“肚里没货心中发慌”。说实在的,首开中药处方,心里真是没底。接着,我又想了想,这位村民的要求其实并不高,我们最好不要违背其心愿。面对如此尴尬和两难的状况,我不再反驳,亦不想再次拒绝。随后还是给小孩“望闻问切”,一边搭脉一边思考。接下来是凭借学校学到的中医基础知识,按照“君臣佐使”的处方原则,开出了四味中药,分别是党参、茯苓、白术和炙甘草。此刻亦想,这是一张简单、实用和温和的小处方,服用后一般没有副反应。于是提交处方,配上中药,嘱其水煎,分次服用。三天以后,果不其然,小孩的食欲猛增。孩子家长说:“药美价廉,疗效神奇。”这时,我才放下心来。

  金秋时节,这位村民又把角耳湾村的一位亲戚介绍给我诊治。患者为老年男性,头昏乏力3年,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材,说话低声细语,并直言不讳地要求我给予精准诊治。面对如此高标准严要求,顿时让我感觉压力山大。我随手翻看患者的眼睑,检查指甲,发现眼睑结膜和甲床均苍白无血。经初步判断,估计是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受限于条件,先予患者中药八珍汤气血双补治疗,并建议其病情改善后,前往县医院继续寻找病因。告之最简单的检查项目是贫血三项、大便常规,尤其需要凭借显微镜寻找钩虫卵。巧合的是,患者后来确诊的正是钩虫病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前后给予驱虫、补充铁剂治疗。不久后,患者贫血纠正了,正气恢复了,花钱也不多。一个傍晚,一位老人在“德恩楼”门前大声呼喊医生,说是要到我们的医生住所坐一坐,聊一聊!起初我们还以为是某日给病人治疗有误,找上门来要给院方带来“麻烦”的人。那时,我差点被其正气十足的大喊声惊出一身冷汗,下楼仔细一看,原来是不久前曾经来院诊治的那位重度贫血病人。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双手捧着一面“妙手回春”的锦旗,并且微笑着说:“我的病治好了,这次是亲自前来向你和院方报喜的,谢谢你们啦!”

  一些年之后,我背上满装医学知识和经验的行囊,历经沙湾镇,再到云和县,并从一名基层的全科医师晋升为县域的传染病学专科医师。往事悠悠,仿佛就在昨天。每当回想起昔日行医时,都会使我豁然明白,行医需要初心,自考更要恒心,是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踔厉奋发、奋勇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副刊
石印山的传说
开荒种地
山水之间
我的行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