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卫萍 通讯员 张恒)近日,一批来自县实验一小五年级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大均乡伏叶村数字化农耕体验园,他们将在这里完成为期一天的研学课程。
数字化农耕体验园是由大均强村公司牵头流转村集体土地资源,引进相关研学企业,共同打造的集农耕体验、餐厨教学等于一体的农业探索乐园。建成以来已接待11批次2068名中小学生,带动村民就业10余人,为村集体增收近25万元。
作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大均乡立足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和最大优势,在坚定不移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持续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大力推进研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千方百计拓宽“两山”转换通道。除伏叶村数字化农耕体验园外,大均乡通过盘活原大均乡校校舍闲置资源,结合大均水域救援培训产业,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为主题,打造集水文地理、救援理论、防溺水教育、应急处理等课程为一体的水域安全教育基地。今年以来,共接待中小学生、应急组织人员40批2900人次,带动群众增收1000万元。
2022年3月,省委对景宁开展巡视“回头看”,指出了“农村‘消薄’造血功能不强,‘消薄’工作缺乏长远谋划等问题。为了有效推动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景宁县委县政府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各地有效经验,赋值生态研学,积极推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工作。
在东坑镇深垟村,“两山”转换研学基地项目于2023年10月开工建设,工期4个月。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总用地面积1275.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02.29平方米,占地面积658.08平方米,绿地面积 108.97平方米,设有茶室、购物接待中心、研学培训室、接待室等,覆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统礼学教育、劳作体验等研学业态,可同时容纳200余人开展研学活动。“我们将努力打造一个功能完善、模式先进、寓教于乐的特色研学新基地,以推动东坑研学产业发展,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东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