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香菇客

  □叶兴兄

  小时侯经常听村中“香菇客”说在江西、福建做香菇的故事,尤其是在深山老林里如何捉擒偷香菇贼以及时有发生的诡异事件,更是引人入胜百听不厌。

  在我小时候,村民们一年到头基本上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偶有要求外出搞副业的均需生产队同意并签订合同,月投资三五十元不等方可外出寻求致富门路。一般只有掌握做香菇一门专业技术的才敢出门投资并获取盈利,这类人在村中为数很少,人们往往不呼其名而称“香菇客”。在村民心中“香菇客”很有钱,犹似如今的老板大款令人刮目相看。“香菇客”一般都是选择今冬农作物收成后出门,来年春耕时返回。其实“香菇客”出门在外身居崇山峻岭与野畜为伴生活艰辛赚钱不易,遇上好年景能赚个几千元,如遇歉收,缴完生产队半年投资款后也就所剩无几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与村中一老“香菇客”刘姓舅公,在距村五里的后山背上做香菇。我从小就羡慕“香菇客”的菇寮生活,想了解香菇的制作生产流程。凑巧,父亲因菇寮事务多叫我帮忙干活一天,故有幸体验了一日菇民在香菇寮的艰辛生活。

  从家里出发沿着羊肠小道爬坡近两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首入眼帘的是父亲和舅公俩人居住的香菇寮。香菇寮是菇民栖身和制作香菇的场所,而且一住就是三五年不等。因此,在搭建时就必须考虑香菇寮的坚固性,防止风吹雨打雪塌等自然灾害。香菇寮四周均用几人合抬的粗木原条层层围叠而成,寮顶加以横竖木条绑扎固定后,铺上厚厚的树皮及杂草,再架上横木绑扎牢固以防大风掀翻。寮门制作也非常坚固以防野畜侵入干扰。寮内宽敞冬暖夏凉,有两张简易床、一个锅灶、一张不像样的小桌和几个木头支架小凳,还有一个烘焙香菇的大火炉。父亲说闲时要备足木炭,香菇采摘后须在火炉上面烘焙香菇。

  香菇寮四周的树林中,只见一堆堆木头,尽是父亲与舅公俩人砍伐制作的香菇原木坯条。父亲介绍说这些木坯条有砍花的和种植的两大类,砍花的专业技术性很强,砍重砍轻都不行,要恰到深处方能长出香菇。种植的没有技术含量,只要有分寸均匀地在杂木段上敲钻一小洞,再抹入菌种即可。砍花的要三年左右才生长香菇,种植的第二年就出菇,故砍花的香菇价格要高于种植香菇,且味美香甜,供不应求。菇民在夏天来临之前把香菇木坯条横竖交错堆放确保通风,再遮盖上树枝叶防晒,冬天又要搬出木坯条分散摊开以利香菇生长。没想到做香菇技术性强又有如此繁锁的管理程序,否则,人人都可以当“香菇客”了。

  我一边听父亲简单介绍做香菇的流程要点,一边忙着干好父亲交代的事务,不知不觉到吃中饭时辰,只见刘姓舅公早已烧好饭等待就餐。刘姓舅公满头银发精神饱满身体健康,七十多岁高龄了还坚持在深山老林中做香菇着实不易。刘姓舅公从年轻时起就走南闯北,在江西、福建一带做香菇寻求致富途径,炼就了一副钢强硬板的身驱,是村里见过世面的老前辈,深受村民敬佩。

  父亲拿出上等好菜——老鼠干,老鼠干来自深山密林中的野老鼠,个大肉肥,一般菇民都会掌握诱捕野老鼠的技能。菇民首先选好野老鼠会经过的地方,然后取一块扁形大石块,用一截短树技顶住大石块,再加诱惑物并暗设机关,待老鼠钻入觅食,触动暗道机关石块倾刻压住老鼠,菇民取之褪毛洗净烘焙成干后,即可现炒现吃,又脆又香,是一道正宗的山珍下酒菜。

  父亲炒好老鼠干后,又取出从家中带来的白酒倒一杯给我,他自己也倒一杯,舅公不饮酒,父子俩喝口小酒配以香喷喷的老鼠干肉,再夹些从家里带来的咸菜,慢喝细品颇有诗意。能在这深山峡谷的菇寮中与父亲对饮、品尝老鼠干也是难得一次,如今父亲早已去逝三十多年,此情此景挥之不去,也是我对父亲美好的追忆和永生的念想。

  父亲着实当了几年“香菇客”,年收入上千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是不错的收入了,而我也有了一次在香菇寮体验生活的经历。父亲还说有时舅公因身体不适在家休息,山中香菇寮就留父亲一人独守,我当时听得不可思议:父亲的胆量太大了,竟敢独自一人在密林深处住宿,也许这就是父亲的特别之处吧。

  其实“香菇客”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辞别家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渺无人烟的深山老林里忙忙碌碌,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无聊,过着与野畜虫蛇为伴,清贫枯燥的生活。因此,“香菇客”虽名声好听,但又有谁知“香菇客”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无助和辛酸的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万象
   第04版:副刊
种菜小记
敕木山晨光
香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