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了

  □何家良

  镇上的初中早已撤并了,今年孙子读完小学,得到县城上初中。8月25日,开学的日子到了,儿子有事只能送我们到县里,由我送孙子上学。

  车过包山岭脚,望着陡峭的包山岭,不禁想到60年前,当年自己为求学,寒冬酷暑,挑着咸菜、番薯丝,翻越包山岭,拖着疲惫的步子,到求学学校已是灯火时分。

  一声喇叭、回忆中断,车子在学校门口停下来,孙子拉着拉杆箱和我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美丽洁净的校园。座座教学楼矗立其中,花草树木修整得焕然一新。

  这时几个同学迎了上来,他们是志愿者同学,为新生报到服务的。有的接过拉杆箱,有的边介绍、边引路,带我们去报到。报到处已有很多同学和家长在排队等候。办完手续,和孙子领来一个大旅行包,里面装着一整套床上用品、日常用品,还有一大包各式的校服。我被看呆了,情不自禁地说:“孩子们,你们真幸福啊!”

  我们被志愿者同学引领前往宿舍楼,孙子他们都按学校预先安排的房间住宿。房间装修得崭新,床架、书桌椅子都是新的。卫生间、阳台、空调一件不缺,宾馆饭店也不过如此吧。我一边帮孙子铺床铺,一边说:“现在学校条件真好,以前我们一个班的男同学就睡在一个大教室的地上,冬天,一床硬板似的棉被,盖在身上,到天亮还是冰冷的。爷爷右脚两个脚趾就是那时被冻坏的。”

  午餐时间到了,走进宽敞明亮的餐厅,排排整齐的餐桌排列着。每个同学有序拿取不锈钢餐盆,到窗口打饭菜,还可以挑选自己喜欢吃的。至于汤,不限量供应。这和我当初读书的那个年代真是天壤之别,那时候,我们在竹筒下面是一小撮米饭,上边全是番薯丝,配着变了味的咸菜,真是令人难以下咽的,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一班50多个同学,有些因吃不消这吃的睡的,放弃读书回家接过父辈的那把锄头了。

  下午,我们去领了大摞散发油墨清香的课本。教室里,崭新的课桌椅,四周墙上贴着名人警句,讲台上不仅有黑板,还有宽大的电脑屏幕。

  为了熟悉校园学习环境,我和孙子漫步整个校园。穿过林间小道,绿树红花香气浓;走过绿茵草地曲径,心情逐浪舒展,真是美好的校园。孙子也显得兴奋激动,我趁机叮嘱他,要懂得感恩国家社会,做个有用之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社会万象
   第04版:副刊
父亲的百草园
云霭雨霁
开学了